概述
ls -l 詳細顯示檔案系統中的項目,幫助使用者一目了然地掌握每個項目的屬性。這對於檢查安全設定、磁碟使用量、最近的變更等非常有用。
主要特點
透過 ls -l 選項可以獲得的主要資訊如下:
- 查看檔案和目錄的詳細權限
- 顯示檔案擁有者和群組資訊
- 查看檔案大小和最後修改時間
- 顯示硬連結數
主要選項
與 ls 命令一起經常使用的選項。特別是與 -l 選項組合使用時,會更加有用。
顯示/格式
生成的命令:
請試著組合命令。
這個 Django 應用程序是一個技術指南文檔,旨在為用戶輕鬆解釋 Linux 的各種命令。
`ls` 執行命令。
請將上述選項組合在一起,與 AI 一同虛擬執行命令。
使用範例
使用 ls -l 選項的各種範例。
顯示當前目錄的詳細列表
ls -l
最基本的 ls -l 用法,詳細輸出當前目錄的檔案和目錄資訊。
以人類可讀大小顯示詳細列表
ls -lh
添加 -h 選項,以 K、M、G 等單位顯示檔案大小,提高可讀性。
顯示包含隱藏檔案的詳細列表
ls -la
添加 -a 選項,同時詳細輸出以點(.)開頭的隱藏檔案和目錄。
顯示特定目錄的詳細列表
ls -l /var/log
詳細輸出指定路徑的檔案和目錄資訊。
按最近修改時間排序顯示詳細列表
ls -lt
添加 -t 選項,按最近修改時間從新到舊的順序輸出。
提示與注意事項
ls -l 的輸出結果包含許多重要資訊,理解每個欄位的意義非常重要。
ls -l 輸出欄位說明
ls -l 命令的每一列代表的資訊如下:
- 第一個字元: 檔案類型 (d: 目錄, -: 普通檔案, l: 符號連結, c: 字元裝置, b: 區塊裝置, p: 命名管道, s: 網套)
- 接下來的 9 個字元: 檔案權限(依序為擁有者/群組/其他使用者 的讀取(r)/寫入(w)/執行(x)權限)
- 第三個欄位: 硬連結數(目錄的話,包含的子目錄數 + 2)
- 第四個欄位: 檔案擁有者名稱
- 第五個欄位: 檔案所屬群組名稱
- 第六個欄位: 檔案大小(以位元組為單位,使用 -h 選項時可讀性更高)
- 第七個欄位: 最後修改的月份、日期、時間(或年份)
- 最後一個欄位: 檔案或目錄名稱
應用提示
ls -l 可以與其他命令組合使用,發揮強大功能。
- ls -l 的輸出結果常透過管道符號(|)與 `grep`、`awk`、`sort` 等其他命令組合使用,用於篩選或排序特定資訊。
- 若要查看目錄的總區塊使用量,請參考 `ls -l` 輸出第一行中的 `total` 值。